大家都认为《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谁能说不是呢?真迹谁都没看过,所以都人云亦云。
《兰亭序》很优美,圆润妍丽,笔法多牵丝,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但也多了不少曲折盘绕,直接牵带的少,现代人好像都不这么曲折周致。个人觉得可以欣赏。
兰亭序为什么是天下第一行书?
第一,天下第一第二行书等等是好事者搞出来的,所谓文无第一。
第二,作者王羲之的行书水平在书法史上最高,可以称为行书第一人,这个是公认的。
第三,兰亭序有超水平发挥的一面。当时名士聚会,天朗气清,饮酒赋诗。王羲之在微醉的情况下写就兰亭集序,创作状态超常,这也就是西方人所谓的“酒神精神”(比如诗歌上的李白)。
第四,存字较多。所谓的天下第一二三行书评判标准的条件似乎就是存字要多。其实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其他作品可能水平更高,因为是小品就“落选”了。比如颜真卿《刘中史帖》水平比《祭侄文稿》高很多。《丧乱帖》的水平未必就比兰亭差。
总之第一第二不必太过在意,只是作为文化现象了解了解就好。
虽然有人说王羲之和《兰亭序》是因为唐太宗抬起来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老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是其行书,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在于对刘德升、钟繇以来的行书“古行”变化,确立了后世效仿的行书新面目。他和王献之一起,将行书的发展推到了极高的高度,所以至今正统的书学派,还是把二王奉为圭臬。
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的风格特点是用笔细腻、精致、牵丝引带丰富得体,具有人人喜爱的装饰美。《兰亭序》给人以精巧之美,然而难就难在其绝不艳媚,书卷气十足。
作品随着书家书写时性情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自由自在。由开篇的工整,到中篇的高潮迭起,全篇充满变化,又充满和谐。
除了《兰亭序》外,还有一件《丧乱帖》为其晚年代表作,世人以为此帖犹胜神龙《兰亭序》。
此帖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1934年以后。
《兰亭序》的精髓,就微观而言当然主要在用笔。虽然书圣挥写的《兰亭序》,是无意而就的神作,但是对《兰亭序》的笔法解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行书的用笔方法很多,以其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著称。因此,想把行书写好,掌握行书的用笔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神龙本)
1、用毫得当行书用笔,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锋的三分之一为度,最重的按笔也不宜超过二分之一。这样,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当然,这并不绝对,喜用短锋笔和长锋笔作书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锋、或用锋尖,只要掌握得当,做到梁《评书帖》中所要求的那样:“用笔宜着实,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捺在纸上。”若用小毫写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笔毫太过,则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2、行笔迟速得宜行书行笔速度,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或迟或速兼而有之,还须视通篇之需要,虽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风,又可迟同逆舟。因而,行书行笔之迟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论,更不可以加速急书为是,应静气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为佳。清人《书法秘诀》中提出:“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
3、笔笔送到行书在用笔上必须作到“笔笔送到”,所谓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这是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楷书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
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竖画的落笔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转直入,以防过于尖刻之病。
5、牵丝不粗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如果画与画、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
6.转锋如筋转锋是以腕转动运笔,使锋毫环转写出不带棱角的线条,即“转以成圆”。如写“也”、“为”、“得”、“而”等字的主笔或钩笔,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
即要大胆濡墨落纸,尽情挥洒纵横,这样可收到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古代祝允明、徐渭、陈道复及王铎、傅山、张瑞图等人善用此法。
8、搭锋变化搭锋即上一字的尾笔紧接下一字首笔的笔画,要注意出锋的变化,一篇之中,尽量不能类同出现。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
9、接笔轻捷在字的结体布白中,各种笔画之间有的左右相接,有的上下相接,有的交叉相接,均具一定的“接缝”位置和写法,因为相接处不宜施重墨,多采用轻捷尖笔相接,所以又称“尖接”,用笔需轻捷灵巧。
10、围笔流畅
在书写某些字时,采用小盘绕和大回环的笔法,如“帝”、“带”写成大小回环,将“国”的外包围结构写成大回环形,都称作围笔或回笔。写此笔画均须掌握锋毫的顺行变换,以求收到线条劲健、畅达流便的效果,此法多用于行草书。
11、翻笔生动就是运笔过程中,按照体形所需改变前进方向,采用翻转笔锋继续疾行的一种动作。多用于方笔的转的处,并与折笔相互配合应用,以翻笔画出棱角,避免出现僵滞的笔病。翻笔法较难掌握,应多加练习、体会。
即用笔不能故作抖颤。书法的高妙在于人力使然中体现自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自然就是人尽自己的本质力量顺应自然条件之性,所以技法运用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书法创造中体现的自然。用笔老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一种标志,并非故意造作可为。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5-05
大家都认为《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谁能说不是呢?真迹谁都没看过,所以都人云亦云。《兰亭序》很优美,圆润妍丽,笔法多牵丝,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但也多了不少曲折盘绕,直接牵带的少,现代人……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5
秦始皇的爹是谁啊?1.我认为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身世问题,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又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看来司……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5-05
61尊王宾像为什么没有头?首先,提问这个问题的人一下子就搞错了三个点。第一点,严格来说,无头石像不是在武则天坟前,而是在乾陵的朱雀门外。乾陵不是武则天自己的陵,是她和丈夫唐高宗的合葬陵。……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5
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读书无用论现象分析:一,外在显性价值与内在隐性价值冲突。过于注重外在的看得见的价值,比如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并乐此不疲,排斥隐性的内在提高如阅读。这是一种价值偏斜,也是……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05-05
俄罗斯女人为什么结婚后会发胖?我在俄罗斯生活过一段时间,接触过大量俄罗斯人,亲戚家也有定居那边的,所以我来说下我的看法。俄罗斯盛产美女,这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女性多于男性,年轻的俄罗斯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