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活在当代,男欢女爱,夫唱妇随,非常幸福,但若生活在古代封建社会,则毫无尊严,如同衣物,随手弃之,何谈"生存权";而美貌,带来来的更可能是杀生之祸。
帝王死后,皇宫立即对整个后宫实施封禁,如同当今国外实行"戒严·宵禁令"一般,一切人等,原地待命,听候发落。所有宫女,随着皇帝离世,自身面临五种下场:
①是陪葬先帝,墓穴安身。②是出家寺庙,变身尼姑。③是从此守陵,晨鼓暮钟,终老荒冢。④是留宫续用,变为下一代帝王的宫妃。⑤是沦为民女,了此一生。
三宫六院中包括哪些女人?
第一是皇后: 1 人,正一品官。
第二叫夫人:夫人分为四种;
第三叫九嫔,共9人,正二品。
第四是宫妃,共计27人。
第五叫做御妻,共计81人。
名义上讲,宫妃总数共122人;其实帝王贪心不足,霸占美人,越多越好,于是美女不计其数,比如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部下刘宗敏等王爷之宫中,宫妃均万人之上;歌舞淫乐,醉生梦死。
帝王死后,宫女的出路,首为殉葬。殉葬的方式:一是赐予白绫上吊,若遇反抗者,直接处死。二是御赐毒酒,当即气绝身亡。三是灌注水银,死体保存完好。四是闷死墓中,俗称"活埋"。
单说活埋,如何活埋?方式是将嫔妃们集中起来,骗入新建墓穴之中,突然将墓门关闭,由工匠用砖石砌封。殉葬规模最大者,莫过于千古一帝秦始皇之葬礼,囊括了曾为秦始皇生儿育女的宫妃等,多数为未曾生育子嗣的宫女,但也有昔日曾与皇帝同枕共眠的恩爱·美艳女人,因皇上舍不得离开她们,怕她们被其他男人享用,葬女一万二千余人,哭声震天,万巷垂泪。
陪葬活埋的女人",在墓穴中能生存多久?活在世上的人谁也未曾见过,但也有资料作过考证。 英国的空气动力学者威廉曾对中国历代帝王的墓葬作过研究和分析,他说帝王的墓穴非常开阔宏伟,占地面积非常之广,从墓穴封闭之时起,生命能维持多久?得根据墓穴的面积,容纳的氧气量,里边陪葬人数的多少,陪葬人所处的位置,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来说,按照空气动力学流通的原理,从第18个小时开始至56小时后,陪葬人便会陆续气绝人亡,失去生命。
不管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或者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号称明君的朱元璋,不管生前如何信誓旦旦,爱民如子,但死后将成千上万的嫔妃殉葬,实属惨无人道,其实这些嫔妃都是十多岁无依无靠的少女,是真正的弱势群体,陪葬制度,天理难容;人类文明史上野蛮的杀戮行为,揭示了封建王朝的伪善面目,仰天长啸,罄竹难书矣!
这个话题听起来就有点残忍,你说古代帝王也够作的,自己死了就死了呗,还要拉上几个垫背的,并且还要让活人进入阴森恐怖、空气缺乏的地宫,确实是忒不人道。
一,古代的人殉轨迹
用活人殉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也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这种活人殉葬制度始于何时,至今有待考证。据考占发掘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即有人殉,即早在母系氏族社会就有人殉这种非常残酷的制度,直到上世纪初,还有这样的活人殉葬事件。
这样算起来,应该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可谓是在中国众多的陋俗里最长久的之一。
在河南安阳市西北郊发掘的一座中型墓中,墓的四周密集地排列着人祭坑,共1400余个,殉葬的多数是未成年的儿童,有的被砍头或锯手、足等,许多殉者还带有刑具。在这一带,还发掘发现西周殉人墓80余座,墓主多为贵族工侯,共有殉人200余人,殉者多是墓主内侍、宠妾、婢女、护卫、杂役等。
人殉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但到了辽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甚至强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此后,金,元,明初都有殉葬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镇临终时,才废止了这一陋习。应该说,这位杀了于谦的皇帝,对历史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可是英宗管的了自己,却管不了他的后世子孙啊,比如到了明朝万历时期,万历下葬时还是让多位活人陪葬。只不过,给他陪葬的不是未曾生育的妃嫔,而是地位低下的宫女、太监们。
1956年,万历定陵开始发掘,当打开地宫门的时候,考古专家们都惊呆了,只见陵墓里面累累白骨,各种姿势的都有,现场的果盘、金银珠宝被扔得一塌糊涂。
从零乱的现场分析,当时一定是用活人殉葬,才能出现这样的场面。
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入葬后,宫女和太监就手端着果盘、珍珠、玛瑙以及金银宝贝往陵宫里送。这些人走进阴森的地宫后,立刻意识到了生命的危险,便开始拼命往外挤。但这时已由不得他们,陵寝已经开始封门了。最后,宫人们在里面怎么挣扎,又如何试图逃生,外面的人就不知道了。
要说这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临了还得拉几十个人垫背,真是可恶!
由于清朝统治者起源于后金,他们的丧葬习俗也沿袭下来了,仍然是用活人殉葬的。比如太祖努尔哈赤死后,皇后那拉氏和二位妃子阿巴亥、代因扎殉葬。
阿巴亥殉葬时才37岁,儿子多尔衮等人向皇太极苦苦哀求,但仍无济于事。据说,这也是后来多尔衮娶孝庄的原因之一,此举就是为了报复皇太极。
顺治死后,殉死的妃嫔有30多人。当时,几十副棺柩跟随在顺治帝棺柩的后面一同出殡,场面蔚为壮观。康熙即位后,对活人殉葬深恶痛绝,下令禁止——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彻底废除了殉葬制度。
二,活人陪葬能活多久?
其实,所谓的殉葬,大部分是提前自尽,然后与逝者一同下葬,真正用活人殉葬的时候并不多。
早期的时候,那些墓室的修建者是高风险约职业,这些人为皇帝修建陵墓,尽管手艺高超,但建完陵墓后一般面对的就是死亡。地宫那座厚重的石门,至少要留下两个工匠在里面堵封,这俩人则断无生路。
直到后来发明了自来石,在完成下葬最后一道程序——封门时,才不用在地宫里面留人,只需在外面使劲一拉,自来石便从里面自动封死。也就是从这时起,工匠才不用给皇帝殉葬。
当然,用活人殉葬者也有,比如刚刚提到的万历皇帝。
一般情况下,被殉葬者都是皇帝御临的女人,因为古代信奉事死如事生,当皇帝死后,他生前宠幸过的女人就要到地宫陪他。当然,没有人乐意去陪葬,她们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双手被侍卫捆绑在身后,把她们强行赶到皇帝的陵墓中。
甚至,还有的女人就这样活活被放进棺材里,与皇帝一同下葬。死之前,这些人或多或少会进行反抗,但双手被绑紧,她们的反抗无济于事,只能在在漆黑的陵墓中自生自灭。
对于活人被殉葬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或长或短,不可一概而论言。
如果是被赶进地宫,按照科学分析,在没有气体流通的封闭地宫内,缺少氧气,生存很难超出一天的时间。有点氧气,但没有食物与水,往往难以撑过七天,最后她们的死状很惨烈。这从陵墓中被发掘出来的骨架中已经可以看出来。
如果放填进棺材,然后封闭起来,一个棺材在装入一个体型均等的成年人之后,理想状态下,成年人在棺材中的存活时间为4个小时左右。
但是,如果人体被活时产生紧张、恐惧、愤怒等情绪,这些都会增加氧气消耗量,所以我认为,一个被放在棺材中被活埋的人,基本上只能存活1个小时。
此外,若是人体在表层无物体遮掩情况下被活埋,即扔进坑里活埋,那就基本上是无氧状态,一般几分钟就会彻底死亡。当然,皇帝的地宫中不存在这种情况。
不可思议的是,还有这样一种情况:皇帝生前宠幸的大臣、太监等,竟有人主动进入地宫殉葬。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他们或许生存时间长些,因为他们不会被捆绑或受虐待,到里面时也没有被动殉死的那种心态,比较平淡。
后记
人殉作为一种冷酷、野蛮的殡葬习俗,是一种丑恶、血淋淋的畸形现象,任何时候都不被大众认可,也是任何遵循礼制的国家都不应容忍的行为。
但事实上,自周礼创制以来,人殉并未随之消失。甚至在儒学大行其道的时代,人殉也时常死灰复燃。这些帝王打着爱民如子的旗号,却在自己百年之后,让他的子民为自己殉葬。
在这种罪恶的制度下,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阴森森的地宫里化为一具具白骨。
而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终结,也将这一陋习彻底赶下了历史舞台。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5-05
大家都认为《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谁能说不是呢?真迹谁都没看过,所以都人云亦云。《兰亭序》很优美,圆润妍丽,笔法多牵丝,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但也多了不少曲折盘绕,直接牵带的少,现代人……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5
秦始皇的爹是谁啊?1.我认为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身世问题,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又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看来司……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5-05
61尊王宾像为什么没有头?首先,提问这个问题的人一下子就搞错了三个点。第一点,严格来说,无头石像不是在武则天坟前,而是在乾陵的朱雀门外。乾陵不是武则天自己的陵,是她和丈夫唐高宗的合葬陵。……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5
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读书无用论现象分析:一,外在显性价值与内在隐性价值冲突。过于注重外在的看得见的价值,比如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并乐此不疲,排斥隐性的内在提高如阅读。这是一种价值偏斜,也是……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05-05
俄罗斯女人为什么结婚后会发胖?我在俄罗斯生活过一段时间,接触过大量俄罗斯人,亲戚家也有定居那边的,所以我来说下我的看法。俄罗斯盛产美女,这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女性多于男性,年轻的俄罗斯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