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用三句话概括这个故事:一个疯狂的追梦故事,一个挑战世俗眼光的故事,一个化解中年危机的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故事:说毛姆是“故事圣手”,一点也不奇怪,他笔下的故事总是让你猜得到开始,猜不中结尾。《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也是这样。
故事是讲一个40岁的男人折腾自己和家人以及事业合伙人的事儿。
我们的男主思特里克兰德过着别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妻子贤惠,儿女活泼可爱,工作稳定,收入不错,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家庭事业两得意。按道理来说,他应该很幸福,但问题是一点也不。
他毅然决然抛妻弃子,远走巴黎,不是因为小三或外遇,是为了追求画画理想。他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完全超然物外。他可以不管别人的死活,因为他连自己的死活都可以不顾。他在巴黎穷困潦倒,食不果腹,差点被活活饿死的时候,他脑子里唯一记挂的事实就是画画的理想。
画画是他生存下来的动力,他这个人自私冷漠,但对理想很狂热,对世俗眼光不屑一顾。几经辗转,在塔希提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故事的最后,他患病而死,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仍然在画画,而且画出了内心恢宏的画面,得到了精神上的安宁。
他临死前,吩咐爱人烧毁他所有的画作。他画画只为自己,不为别人,也不为任何名利,他是一个纯粹而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文学价值《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是毛姆作品中最受中国读者朋友喜爱的一本。与毛姆的另外三本作品《刀锋》《面纱》《人生的枷锁》一样,主题都是探索人为什么而活,探讨人生的意义,寻找一条通往精神安宁的路。
很多人说思特里克兰德自私,但我觉得他对理想的狂热和执着一样令人无法企及。我们多少人都是几天就可以随随便便树立一个目标,喊着要努力要进取的口号,在朋友圈晒晒书单,却连一本书都没读完过。伪努力的自己到底有多讨厌,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但一次次暗下决心,接踵而来的还是一次次三分钟热度和半途而废。
最近重温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忽而发现这电影的主题和这本书不谋而合,都是探讨人应该怎么过一生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只有追随自己的内心,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自己想走的路,并且坚定不移,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自足。
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到底怎样做才能既不伤害家人,又能满足自己呢?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理想,又能赚到六便士呢?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故事剧情很简单:
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爱慕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静。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其实每次读完这本书,都无法提炼一种非常明确的东西,只是感到一种既模糊有确切的认同,继而是感动,彷佛有一个人,他或许穿越了空间,或许打败了时间,用一种只有我们两个才能懂得的言语谱写着生话、艺术、文明、梦想、爱情、孤独……
一直以来,我们都活在一个叫“文明”的集体认知中,我们以约定俗成的制度过生活,认同来自传统、环境、媒体所定义的价值观,追逐时代造就的梦想。然而,《月亮和六便士》却试图告诉我们:在文明之外还有一个维度,在那里生活的人们痛苦也好幸福也罢,他们不需遵从任何秩序,只要诚实面对内心。
小说匿藏着一个无所不在的主题——自由。这或许也正是无数读者为之着迷的主要原因,主人翁思特里克兰德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无论年龄、受教育程度、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有选择一生中最想为之努力的东西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故事里到处充满了矛盾与胶着:自由的代价是舍弃家庭;艺术的追求是以背叛爱情为代价;以文明标榜自身的人往往做着越轨的事情;所谓信仰,不过是圣徒愚蠢的作秀;人性不是一元的,“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下面谷盈君摘录一些语句,与诸君共勉:
——毛姆写爱情:
“在爱这种感情中主要成分是温柔…爱情中需要有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要有体贴爱护的要求,有帮助别人、取悦别人的热情——如果不是无私,起码是巧妙地遮掩起来的自私;爱情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腼腆怯懦。”(174,第三十章)
“爱情要占据一个人莫大的精力,它要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生活专门做一个爱人。即使头脑最清晰的人,从道理上他可能知道,在实际中却不会承认爱情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爱情赋予他明知是虚幻的事物以实质形体,他明知道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爱它却远远超过了喜爱真实。”
“它使一个人比原来的自我更丰富了一些,同时又使他比原来的自我更狭小了一些。他不再是一个人,他成了追求某一个他不了解的目的的一件事物、一个工具。爱情从来免不了多愁善感…”
——毛姆写孤独: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
“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
——毛姆写景色:
“天空仍然呈现出黎明时分的苍白,环礁湖上笼罩着死一样的沉寂。十英里之外,莫里阿岛伫立在海面上,像是一座圣杯形状的巍峨要塞,深锁着自己的全部秘密。”
“我的住家是在珊瑚岛上,是环抱着咸水湖的一个低矮的环形小岛。那地方的美是海天茫茫的美。是湖水变幻不定的色彩和椰子树的摇曳多姿。而思特里克兰德住的地方却是另一种美,好像是生活在伊甸园里。…与人寰隔绝隔绝的一个幽僻的角落,头顶上是蔚蓝的天空,四围一片郁郁苍苍的树木。那里是观赏不尽的色彩,芬芳馥郁的香气,荫翦凉爽的空气。这个人世乐园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他就住在那里,不关心世界上的事,世界也把他完全遗忘。”
“海滨上有一千种小动物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响。各式各样的带甲壳的小东西永远也不停息地到处爬动,另外还有生活在陆地上的螃蟹嚓嚓地横爬过去。有的时候你可以听到咸水湖里鱼儿跳跃的声音,另外的时候,一条棕色鲨鱼把别的鱼儿惊得乱窜,弄得湖里发出一片噼啪的泼溅声。但是压倒着一切嘈杂声响的还是海水拍打礁石的隆隆声,它像时间一样永远也不终止。但是这里却一点儿声音也没有,空气里充满了夜间开放的白花的香气。这里的夜这么美,你的灵魂好像都无法忍受肉体的桎梏了。你感觉到你的灵魂随时都可能飘升到缥缈的空际,死神的面貌就像你亲爱的朋友那样熟悉。”
——毛姆写生活: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我们过着老一套的生活,平淡无奇,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心了。有时候我们见了面,不待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想要说什么话。
就连他们的桃色事件也都是枯燥乏味的老一套。他们的人生就像从终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月亮和六便士》是翻译过来的,如果读不下去,可能跟译者的语言风格有关,个人比较推荐傅惟慈先生的译本。
此外,这本书的男主人翁,在实际生活中的原型是保罗·高更(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如果您想更好地读懂这本书,了解高更本人的生平事迹会有很大的帮助。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7
孟晚舟为什么不姓任?任老当年是“倒插门”女婿,根据当时中国的传统风俗,任老的孩子跟母亲姓。后来,任老的儿子改姓任。现在,也有很多人跟母亲姓,这主要看各自的想法。孟晚舟女士是任……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5-07
秦始皇的爹是谁啊?真的是吕不韦的种子吗?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的出生问题能激起旷日持久的关注,也从来没有一个人的出生问题能引发汹涌澎湃的口水,这个人就是秦始皇嬴政。那么,嬴政真……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老狼2023-05-07
车臣是什么意思,车臣是俄罗斯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境内绝大多数都是车臣人。如果车臣独立了俄罗斯将会怎样?车臣人曾经是让普京一听就头大的民族,苏联解体的时候,被压制了半个世界的车臣人,……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老狼2023-05-07
武则天墓地为何一直未被打开?主要是乾陵(武则天墓)本身坚不可摧,加上巧妙的防盗措施,乾陵经历数次大规模盗挖,有名有姓的就多达17人之多,始终未能成功,乾陵乃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夫妻合墓,是……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5-07
马云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天眼查数据显示,3 月 7 日马云已经退出了阿里旗下 5 家公司。随后阿里紧急辟谣说「马云从未转让和退出阿里的股份,也没有这个打算 」。马云曾在 2018 年 9 月 10 号教师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