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郑和,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明朝朱棣身边太监,曾七下西洋,创造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关于郑和七下西洋,野史记载其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那么这是真的吗?接下来跟随郑和的人生,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
郑和(1371年-1433年),本姓马,后被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他是明朝太监,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身边太监,后在靖难之役中立功,升为内官监太监,之后20多年七下西洋,创造世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1、早年经历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早年在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4年入宫服役,并于次年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在其中立有功勋,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相传,郑和立功应该是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而郑和被赐姓“郑”也与这一立功地点有关。
2、七下西洋
说到郑和,最被人熟知的当属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1405年-1433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下西洋。
3、历史贡献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有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其实不论目的如何,其历史意义是非凡的!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郑和船队最先到达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要早于麦哲伦,所以是中国人最先证明地球是圆的。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历史上郑和是病死的,时年63岁。1430年,60岁的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是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不幸因病去世的,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郑和死后,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10-06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但现今关于青少年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其实这和青少年面临的10个社会问题有关,它们分别是集体身份递减,贫困,工作教育差别,超重和肥胖,唯物主义,学校暴力,早熟,毒品和酒精,……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10-06
所谓的泸县一中门事件,其实是指在泸县一中有两个学生在不上课的间隙偷偷跑去了宾馆,开一间房,并且在房间内做出亲亲抱抱等许多亲密的动作。两人在宾馆的房间内设置了一架相机,将其亲密的过程拍摄……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10-06
女子链球的世界纪录为78m84,是由已经36岁的沃达尔奇克创下的。众所周知,田径项目极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大多数人都是越年轻,身体素质越好,越强壮。而沃达尔奇克却在三十几岁的高龄再度征战奥运会,……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10-06
提起埃尔维斯,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猫王,但是谁能想到,有一种恐龙也叫埃尔维斯,它就是在南极洲发现的第一种恐龙冰脊龙。因为冰脊龙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顶着“西班牙梳”的冠状物,跟……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10-06
六尺巷在很多个城市都有存在,而最著名的就是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了,其已经被列为国家3A级风景旅游区,这条巷子长100米,宽2米,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建造的,而这条巷道的入口旁边还设有石碑,上面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