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敢称帝的原因,曹丞相不是不敢称帝,只是当时客观条件不具备。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点点来看。
第一,曹操是想称帝的,而且想的发狂。
公元208年,曹操成为丞相,成为地位最高的权臣。
公元212年,曹操可以不用通报、携带武器、不需要穿礼服就可以直接面见皇帝。
随后8年,到曹操220年病死,他步步推进。
213年,曹操成为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公然有了自己的班子。
214年,汉献帝宣布,魏公的地位在任何一个诸侯王之上。
这还不算,216年曹操成为魏王。
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西汉刘邦去世之前,立有一个规矩,只有刘家人才可以称王,其余任何人不得称王。
而曹操打破了这个规矩,其中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而魏王的服饰和依仗已经同汉献帝非常接近。
到了217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车马服饰都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那么,为什么随后到曹操去世的3年时间,曹操没有干脆称帝呢?
往下看。
第二,国家情况有所变化。
赤壁之战大败以后,曹操很快稳定了局势,还继续扩张。
211年,曹操进攻西北,花费2年时间击败韩遂、马超,平定关中平原,马超南逃投靠张鲁,韩遂则投降称臣。曹操顺带击溃西北羌族等少数民族武装,由此西北收归入曹操控制,大局已定。
213年,曹操南征孙权,花费近1年时间占据上风。虽没有给东吴造成沉重打击,却也遏制了赤壁之后东吴的气焰。
217年,曹操再次全力南下,打败了孙权,孙派都尉徐详求降 ,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由此南方相对平稳
215年,得知刘备已经控制四川以后,曹操立即南下进攻汉中张鲁。因为刘备如果从四川北上,首先就要进入汉中平原。曹操守住汉中,就可以将刘备困死在四川。
同年,张鲁战败投降,曹操占领汉中。
以上似乎一帆风顺,但218年就不同了。
刘备出兵大举进攻汉中,守将夏侯渊挡不住,曹操只能御驾亲征,坐镇长安。
然而曹军主力南调以后,乌桓鲜卑联军趁机南下,攻打河北等地。
双方鏖战到219年初,刘备在定军山大破曹军,斩杀夏侯渊,汉中被刘备夺取。
曹操打了个大败仗,被迫退回西安。
更要命的是,见曹操吃了败仗,荆州刘备大将关羽跃跃欲试,看来马上就要发动全面攻势。
而荆州曹军横征暴敛,不得人心,218年宛城老百姓虽已经归曹20年,因受不了沉重的税收和徭役,直接造反,试图投靠关羽。虽然曹操大将曹仁平叛成功,还屠城以恐吓,但民心不稳,荆州局势很危险。
可见,当时曹操尚且没有控制住强敌刘备,未来国家局势还很难说。
如果刘备继续联合孙权,分别北伐和南征,从几个方向夹击曹军,曹操还是有很大危险的。
这种情况下,曹操擅自称帝,除了搞垮自己以外,没有别的效果。
第三,称帝不是好事。
前面是董卓专权,试图篡位,结果天下诸侯讨伐,曹操也参与讨伐,最终董卓死无全尸。
随后袁术不知好歹的称帝,最终也是众叛亲离,军队土崩瓦解,老百姓反对,袁术吐血而死。
更重要的是,如果曹操是个草头王,自己称帝也就算了。
但曹操一直演戏,以汉朝忠臣自居,现在突然篡位不是自掌耳光,如何服众?
曹操手下也不是铁板一块,颇有些忠臣。
比如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跟随他多年。
然而,曹操强行成为魏公,荀彧竟然跳出来说此举不符合规矩。曹操大怒,随后将荀彧贬到乡下慢慢弄死。
铁杆部下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内部出现严重问题也是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这还会被政敌利用。
当时刘备已经自称汉中王,而刘邦当年就是汉中王,显然刘备已经打起来刘家、汉朝张政治牌,只是不敢称帝而已。
此时曹操如果称帝,等于帮助刘备上位来攻击自己。刘备可以顺水推手说曹操是奸臣、篡位者,自己则合法登基成为皇帝。
这对于曹操非常不利。
第四,身体原因。
曹操晚年虽多次亲征,身体却不好,有着较为严重的头疼病。
曹操当时也有60多岁,汉代老人平均寿命也就50多岁,曹操知道自己也活不了多久。
这种情况下,临死前做区区几年皇帝,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做个拥有实权的大权臣。。
做皇帝的事情,留给儿子吧。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极为为严重,把曹操写成了好大喜功(如煮酒论英雄)、胆小怕死(华容道遇关羽逃跑)、见风使舵的人;其实曹操有民生情怀,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他能紧握时代脉搏,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发展壮大自己;且曹操还是个极其务实的人,志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善于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曹操生前没称帝,不是不想,而是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后,觉得时机不成熟!
1.当时,天下尊刘思想根深蒂固,且刘姓汉室依然有感召力。
汉帝国在历史上有“强汉”之称,至东汉末已历四百年,高祖、汉武帝、汉宣帝、光武帝等优秀帝王大有人在,刘汉王朝出现过三度中兴、五度盛世的罕见局面;普天下的汉朝人民对刘姓江山是高度认可的,自称“汉人”就可见一斑。
不可一世的外戚王莽,在权倾朝野时“篡汉”侥幸成功,却引起民怨沸腾,刘秀登高一呼,应者云聚,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莽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这有前车之鉴!东汉末年,军备废驰,朝政腐败,同西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如出一辙;但拥有士族支持的汉王朝,盛名熠熠,聪明智慧的曹操不想重蹈覆辙,不愿铤而走险。
公元211年(建安十五年),56岁的曹操经南征北战,取得冀、青、并三州,击败了乌桓,基本平定了北方。此时,刘备向孙权借地寄“吴郡”篱下,而东吴军政核心人物周瑜病逝;曹操在临漳古邺城铜雀台尝试人心所向;结果以荀彧为首的大批汉朝旧臣仍心属“汉朝”,旗帜鲜明地反对曹操“复九州”、“进公”、“加九锡”等等的措施。曹操见微知著,最后以丞相是我一生最为荣耀的职位收场,他懂得:士族门阀势力在经济上拥有大片土地,军事上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朝廷上有“政治代言人”;他是惹不起的。
曹操是庶族出身,他胸怀大志,力图改良东汉末年门阀政治,在庶族中延揽人才,以加强中央集权;但通过对荀彧等的试探,曹操领略了士族大姓的实力,于是,曹操觉得称帝时机不成熟,就及时敛刀收兵了。
曹操执政倡导“惟才是举”,他认为只要有能力,不管品德如何,都能做官,在他麾下,满宠、司马芝、杨伂等卑微庶族都有了用武之地;对不为已用的孔融、边让,自以为是的杨修等等士族人才都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打击士族豪门势力,对曹魏政权的建立是极为有利的;剪除荀彧等门阀势力在客观上为曹丕登基上位奠定了基础!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
2.孙、刘军事集团与之对峙,曹操有顾虑。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曹操被“劝进”而封为魏王,建都邺城,以冀州十郡为封地。曹操被允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祭祀天地,且宗庙、祖腊与汉朝皇家无异,其实,此时曹操“名为丞相,实为皇帝”了。
此时刘备抓住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事实,起兵讨伐曹操。第二年,刘备趁曹操主力南征东吴,在濡须口与孙权争锋的良机,向汉中发起了进攻,这个时候,蜀汉军师诸葛亮,“五虎上将”之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都在汉中战场亮相,这是拿出血本,与曹操决一死战的架势。
公元218年,张飞领精兵守固山,示形于曹洪,要攻打他的后方。由于曹休智勇过人,看出蜀军立足未稳、难以集结的破绽,主动向主帅曹洪立下军令状,领兵袭击吴兰、雷铜,斩吴兰等军将,挥兵疾进,蜀军兵败后落荒而逃,此役严重冲击了马超、张飞等军,导致了蜀军的全线溃退。
后刘备集结败军进至阳平关,主动攻击夏侯渊、张郃等人。由于曹军兵力较少,只能与蜀军对峙;已63岁的曹操只好率主力返回长安,但刘备已经占据汉中战场的主动权,待黄忠杀了夏侯渊后,曹操才亲率大军赶往汉中。
曹操在汉中攻坚战打了几个月,没有占到刘备一点便宜。由于关羽出兵襄阳,曹操被迫放弃汉中。
同年七月,关羽出荆州,攻襄樊,长兵直入;水淹七军,俘虏于禁,斩杀庞德,至死不降,曹仁率数千军士死守樊城,岌岌可危。
曹操接到孙权袭击关羽后方的消息,自关中回到洛阳,命徐晃领兵再救樊城,同时令曹仁坚守。随后,曹操率军进河南郏县,派出十二营兵力予徐晃,与关羽进行对抗。关羽中箭不敌,败走麦城,被吕蒙埋伏擒杀。孙权惧刘备报复,将关羽的首级送给许昌曹操。
汉中、襄樊两次大战后,曹军精锐削减、异常疲惫,对刘备与孙权转入战略防备阶段!
三足鼎立之势下曹操不敢轻举妄动而冒然称帝,这时隐忍也是对的!他不能只顾面子而失大局。
3.天下未定,曹操要待时。
公元219年(建安24年),由于曹魏与东吴合力灭了关羽,曹魏取得了襄阳保卫战的胜利。孙权趁势做小,遣使送信向曹操称臣,并劝进曹操自任魏国开国皇帝,进而取代汉朝。
但是曹操剖析了孙权的书信后,很轻蔑地说出“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他明白孙权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其用心是险恶的。 此时曹操异常清醒,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此说合理又得体。
曹操首先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其次,在军事斗争方面有极高的素养;在汉末的军阀混战中,人口大量下降,历史记载曹操此时实际控制的人口才“四百万”,要消灭“一百二十万”人口的东吴及“八十万”人口的蜀国,谈何容易!
如果此时曹操称帝,必然祸及自身。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此时曹操是敏感而睿智的,他深知关羽与刘备的关系,故将关羽厚葬,四两拨千斤,成功地将战争祸水引向吞并荆州的孙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公元220年,曹操在为儿子曹丕扫清了称帝的诸多障碍后,在没享受到“皇帝”这一殊荣情况下瞌然长逝。
鲁讯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这也包含了对曹操生前不称帝行为的由衷赞叹!
毛泽东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评价极为得体和中肯,甚至有英雄相惜的意思,假若曹操生前称帝引来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毛泽东是不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的!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5-06
中国人选择“丁克”,一定要慎重 。丁克是什么意思?“丁克”是英文“DINK”的音译,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不生育的人群。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大概在2000年左……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5-06
靖康之耻有多耻辱?那绝对是惨到了一定地步,历史上少有。宋徽宗、宋钦宗,接连两位皇帝都成为了金国阶下囚,被送往了千里之外的金国土地。百姓就更不说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为奴的为奴,苟活的……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5-06
秦王嬴政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打败了其他六个国家,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朝,他自称“秦始皇”,也被西方人尊称为“东方的拿破仑”。……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6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或秦氏。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05-06
武则天墓地为何一直未被打开?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俩狠人给看的宝地没那么容易被盗。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合葬在乾陵,是历史上特别罕见的帝王合葬陵。千百年来,盗墓贼对乾陵垂涎欲滴,锲而不舍,无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