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悖论是在1714年由凯恩斯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他认为人们只有积极的消费才能促进商品的销售,从而使得经济繁荣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大量的储蓄则会导致经济的衰退,从而产生国民收入减少的恶果。因此这就形成了一种和常识完全矛盾的节约悖论。
就像口红效应一样,节约悖论也是一个经济学理论,其实通俗的来说就是凯恩斯认为每一个人的节约习惯虽然对家庭有好处,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降低了国民的支出,这样就会使得买东西的人少,当东西卖不动的时候,商品就会被迫挤压,从而导致商家为了缩减成本开始裁员,而这也就变相的减少了国民的收入,最终减少国民的储蓄,而这种现象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最为可怕。
核心观点就是节约反而会导致贫困加剧,凯恩斯甚至在1931年的一次广播中呼吁民众,你们节约五先令就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失业一整天。其实短期来看,过度节约储蓄确实会导致经济衰退,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贫富与否,大多都是看GDP,也就是国内的消费情况,而你产生的消费其实就是别人的收入,因此节约悖论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节约悖论并不能完全的偏激看待,毕竟经济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我们虽然会节约将钱大量的储蓄在银行,但是这样的话银行也能有更多的钱来进行贷款和投资,同样能够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同时如果一个人存钱大概率是为了购买一个更加昂贵的物品或者进行一个投资等,因此这笔钱其实迟早也是会花出去的。
此外节约其实并不是导致产品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比如如果电风扇市场已经饱和,那么就算人们都不进行储蓄,他们也不会拿出钱来购买风扇,而是购买自己更需要的东西,所以说任何观点都需要多面的去看待,在消费的时候既不能过度的节约,也不能过度的奢侈,这样对于社会经济都是不好的。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05-08
石榴大家都吃过,虽然它有籽,吃起来有点麻烦,但胜在味道不错。而在吃石榴的过程中,吃快了不可避免的会将籽吃入肚中,可能大家都不怎么在乎,但也有人纠结,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吃石榴不吐……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05-08
对于1918年那个科学并不发达的时代来说,西班牙大流感可以说就像一场全世界的噩梦,感染人数高达5亿,是当时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但你们知道吗?其实西班牙大流感并不是起源于西班牙,这都是它替美国……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8
古代为什么会有太监这个职位出现?主要原因是古代君王和贵族之间为了防止发生秽乱宫闱之事,而且历代皇室的后宫也需要一些男人来工作,所以太监职位便由然而生,而太监正好弥补女性柔弱的缺点,也因为……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夏天2023-05-08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早年间就立志写一部通史,但是还没有开始写就去世了,那么司马谈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朋友就跟着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司马谈死的原因……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5-08
对于齐桓公,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春秋五霸之首,是最早称霸的那个。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