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的主要活动:
1、赛龙舟。
民间有“洗龙湫水”的习俗。通过赛龙舟可以活跃气氛,团结一心,共克困难。
2、吃粽子。
粽子的花样很多,有各式各样的料。屈原投河时 ,人民为了我不让他的尸体被鱼吃掉,纷纷往河里投由竹筒、竹叶包米饭之类的东西,投到河里面,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3、喝雄黄。
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
在端午节早上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为期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景。
4、挂艾叶。
端午节在古人看来是一个不好的节日。所以挂艾叶是为了辟邪。
5、拴五色线。
带五色线能够为儿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6、跳钟馗。
钟馗能够驱邪避害,驱凶引福。
7、画额。
将雄黄酒涂在额头可以驱除虫害。
8、佩香囊。
端午小孩佩香囊可以驱邪除害,香囊里有雄黄,朱砂,香药等包裹起来,形成玲珑可爱的香囊。
乡风西苑是北方农村的,我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习俗。
1. 戴红绳子端午节前几天,家里的老人,一般是奶奶会买来买来青、白、红、黑和黄五种颜色的线,制成红绳子。
红绳子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所以又被称为长命缕、长寿线、续命丝。端午节当天,给家里的小孩子戴在脖子里,或者系在手腕上,或者脚踝上。
这个任务主要是家里的男人完成,爷爷或者爸爸折来杨柳,插在门首,我们称之为“招魂柳”,用来纪念被晋文公重耳用大火烧死的介子推。
3. 做馍馍这一任务主要有家庭主妇完成的。在我老家,叫作扇子。
选用优质面粉做成发面,经多次兑入面粉后,擀成约半寸厚的面层,将研成末的姜黄、玫瑰、薄荷、胡麻涂抹于面层,三、四层叠加在一起,做成大小匀称的扇形,并用红花颜料进行点缀。
然后盛放在木制蒸板上,放入大铁锅蒸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便是吃粽子了。在武威地区,粽子又叫作油饼卷粽子。
粽子的主要材料有大米、糯米和红枣,配料有白糖和红糖。红枣煮五成熟,锅里加水,倒进白糖和红糖煮开,倒入红枣、大米和糯米,大火煮开,小火煨熟。
挖几碗面粉,用开水烫面,然后揉成面团,揉圆,再切成小块小块的,分别擀成面饼。
炒锅里倒油,七成热放入面饼,两面稍变色即可捞出。油饼即做好了。
油饼上倒一勺粽子,卷起来,就可以开吃了。味道因做法大同小异,自然不一样。
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这就是传统节日的习俗,对我们来说,有着过往的回忆,有着亲情的凝聚,有着美好生活的寄托。
在我们这里,端午节都要在门上插艾叶,还要带五色线,相传带上五色线能够辟邪,有做凉糕的,有包粽子的,还有蒸蒸米的,正是五月天气热,人们在端午节自己做凉粉,天热时,吃点蒸米再吃一碗凉粉,特别带劲。
端午节也是姑娘回娘家看父母的节,每逢端午节前后,女儿女婿都会带上孩子回娘家看看老人,带上礼物,就和中秋节、过年是一样的,这样让老人们也感到有亲人的快乐,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赛龙舟那活动,但人们也是买枣、江米、粟米、大粉面和各种食材,还有红白糖,忙着过这个端午节。
端午节是怀念屈原的节日,虽然已过去许多年,但这传统却保留下来,慢慢成为一个习惯,也说明了屈原和传统节日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
[娱乐综合]编辑:嫣然2023-04-16
插刀教教主是谁?杜淳。许多网友示意这期成为了洗白大会,明明是“吐槽”的,却成为彼此上来解释的。而这期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因为印小天一事,杜淳和黄觉一个被称为“插刀教教主&r……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4-16
对于“崖山之后无中华,明朝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我觉得是没什么道理的。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背后故事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元朝军队一路南下,与南宋军队在……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4-16
人彘的残忍之处就在于,人并不是马上就死的,而是在痛苦和折磨中慢慢死去的。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据记载,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又被吕后扔在一处茅厕中,吕后还让儿子汉惠帝刘盈去看戚夫人,结……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洋洋2023-04-16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的相似之处: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完全就是一个大汉名族在对待外敌的时候,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先说说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发生在宋钦宗靖康二年,但是要深追,还得从宋钦宗的老…… 查看全文>>
[娱乐综合]编辑:小新2023-04-16
武则天是李世民的什么关系?按现在的话来说,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后来又跟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勾搭上了,成了李治的正妻。李世民对武媚娘开始是有好感的,不然也不会赐予“媚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