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发发网 >> 娱乐综合 >> 正文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2023-04-13 18:59来源:发发网编辑:老狼

曹操是三国之一的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曹操为什么不称帝?说他没有那心思也不现实,他也有那资本实力称帝。但他终归没有迈出那一步。后世指责曹操,是因为曹丕称帝了。东晋人认为正统得自蜀汉,并不是曹魏。宋人更是指责曹魏篡位,蜀汉才是正统。请问西晋跟宋朝干的事跟曹丕有区别吗?他们原来不是魏臣、周臣吗?五十步而笑百步。 人的野心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一开始大部分亦是向善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小时侯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老师、警察、医生、科学家等之类的。没有那个小孩讲以后要做小偷、骗子等的。就是曹操年轻时也是想拯救大汉于危难之中。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迈那一步,要从他的一生过程去看。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曹操是曹嵩的儿子,太监曹腾的孙子。因为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据曹瞒传和世语讲曹嵩原来姓夏侯。而陈寿根本没有查到原来姓什么。三国志: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祖父曹腾做到中常侍大长秋并封为费亭侯。这是太监能做到的最高官职,而且太监能封侯也说明非常受皇帝宠信。有曹腾这层关系,曹操进入仕途也更容易了。 下面讲述下各个时期的曹操。

公元175年—公元185年时的曹操:

年轻时的曹操疾恶如仇,执法如山。可以说是一个富有正义的青年。公元175年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首都北部区公安局长。据曹瞒传曹操担任北部尉的作为: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这时的曹操不畏强权执法如山。后来还把大太监蹇硕的叔叔杀了。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团,于是想整曹操。但是他们整不到,是因为曹腾在荫护。续汉书:素以仁厚称......在省闼三十馀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就是说曹腾为人仁厚,伺候过四任皇帝。还推荐了很多贤士。宦官集团于是给曹操升官调离洛阳。三国志:迁顿丘令。在这段时间汉灵帝宠信十常侍,引发暴发了黄巾之乱。曹操深感忧虑,独自准备刺杀十常侍之一的张让。(汉灵帝把张让视为父亲)孙盛异同杂语: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曹操刺杀时让张让发觉了,依然能舞着戟边战边退。说明曹操的武艺也是不错的。这时候的曹操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曹操多次上书为党人仗言,阴指宦官集团是奸邪盈朝。汉灵帝根本不理会,曹操对汉灵帝失望。魏书: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曹操二十岁左右曾不断的询问许劭他怎么样?许劭是东汉著名的品评士人,月旦评就是他创办的。如果能得到许劭好的品评,那仕途更加一帆风顺。(军师联盟就有月旦评的剧情)据魏书曹操多次询问,许劭并不回答。最后逼的没办法了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说曹操在太平时是能臣,乱世就是奸雄。当时谁都知道天下将大乱,所以曹操只能做奸雄了。当时曹操的反应是:大笑。有人认为曹操非常高兴,因为他想做奸雄。那是不对的,这时的曹操还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至少为啥大笑,我认为曹操的想法是:我怎么能是奸雄,无论是能臣还是奸雄都代表有能力。按照后汉书的说法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就是说在太平时曹操是奸贼,乱世就是英雄。曹操大悦而去。跟魏书倒过来了。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公元185年—公元195年时的曹操:

公元184年暴发黄巾之乱,地方又叛乱以凉州幽州最甚。三国志: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馀万,天下骚动。东汉无力征讨,只能让各地自行征兵平叛。于是各地世家大族纷纷成为军阀,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大姓的私人武装在三国仍然活跃。三国志: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东汉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讨颍川贼。后升为济南国相(相当于一郡太守)曹操还是如当初做洛阳北部尉时一样疾严如仇、不畏强权、执法如山。三国志: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但是同样也是得罪了很多人。据魏书曰:於是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拜议郎,常讬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曹操不想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讨好那些权臣和贵戚横恣。又怕害了家人,不得已称病回家。

这时一些人对汉灵帝越来越不满,密谋废掉汉灵帝另立新君。以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为首并连结豪杰。他们把这事告诉曹操希望得到支持,曹操拒绝了。理由:1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2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能成,那是因为他的权力大,内外都有人支持。

3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废立天子是天底下最不详的事,这个观念可能影响了曹操的一生。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公元188年汉灵帝招募壮丁组建西园八校尉。西园八校尉是: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不到一年汉灵帝驾崩。以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武人集团跟宦官集团矛盾日渐加深。何进想除掉宦官集团,但何太后不同意。(坑兄呀)袁绍提议召边将逼太后同意除掉宦官集团。曹操当时知道了认为是个馊主意肯定会失败。结果太监先下手为强杀掉何进,袁绍再领军尽诛太监。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京师大乱。董卓想拉拢曹操,但他不愿跟董卓为伍跑了。到了陈留招募士兵准备讨董卓。三国志: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公元190年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人同时起兵各带着数万人会盟讨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也带着他的人马来会盟。孙坚率先攻到距离洛阳九十里处,董卓劫持汉献帝往长安并焚烧洛阳。(孙坚进入洛阳后就退军了)袁绍等人都不敢追击。曹操对他们讲: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袁绍等人不为所动。曹操独自率领自己的人马向西追击董卓。只有陈留太守张邈派了部下随曹操西行追击。因曹操人马少,所以大败。曹操坐骑中箭,还是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才得已趁夜跑了。三国志: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这时候的曹操难道不是公忠体国的汉臣吗?曹操回到盟军处痛斥各诸侯,并离开盟军去继续招募军队。三国志: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当初在洛阳鲍信就劝袁绍攻打董卓,袁绍没有听从。鲍信于是回到家乡招募人马。曹操独自追击董卓的事给鲍信留下好感觉。后来鲍信迎曹操为兖州牧。所以曹操能得到兖州,鲍信是关键人。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公元191年袁绍与韩馥谋立汉室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并对外宣称汉献帝不是刘氏的种。袁绍又找他的老朋友曹操。曹操回书拒绝: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就是说一旦另立天下将再次大乱。因为你袁绍能另立,别人也能另立别的汉室宗亲。你们就在北面朝拜新君吧,我还是只认汉献帝。后来袁绍得到一玉印,故意秀给曹操看。在汉朝只有皇帝才能用玉印,其他人是不能用的。据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袁绍的其意就是想自立为帝。曹操对袁绍的行为感到非常讨厌。三国志:太祖由是笑而恶焉。曹操都讨厌这种行为,自然当时曹操也不会有那想法。

曹操之后得到兖州的东郡之地,接着又掌控了整个兖州成为兖州牧。有了一州之地、有了立身的根基地、有了争霸的资本。开始了匡济大汉天下。先前曹操讨董卓失败就是因为人马太少了,如果当时他有几万人未必不能一战夺回汉献帝。 这时的曹操的志向只是想为国讨贼建功,希望死后能在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时曹操晚年所说的话。我认为这时的曹操志在于此。曹操还曾说过自祖父、父亲到我,我们曹家已经三世受汉朝厚恩了。曹操还经常对他的老婆们讲这事。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公元196年—公元206年的曹操:

公元196年汉献帝西迁,当时无诸侯来勤王护驾。后汉书: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就是说洛阳残破,百官都站在灌木和靠在墙壁。各州郡都拥兵自重根本没人管汉献帝。大臣们都没有吃的,官职尚书郎以下的都要自己去找吃的。有的饿死在墙下和让士兵杀。(我觉得是因为士兵没吃的)身为汉室宗亲的益州牧刘璋、荆州牧刘表、杨州刺史刘繇等人他们在那里?四世三公的袁术袁绍在那里?只有曹操立马率军西迎汉献帝。当时荀彧对曹操讲: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曹操此时是想要匡复汉室而已。早在公元192年时毛玠就对曹操进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尊奉天子讨伐那些不尊汉室的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袁绍部下说的。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汉献帝到了许昌后对曹操加官进爵,把能给的封赏都给了。下面列下汉献帝给曹操的封赏:假节钺、(代表皇帝行使权力)录尚书事、(总领朝政)领司隶校尉、(监督百官)大将军(最高军事统帅,位在三公上),封武平侯(大臣能封的最高爵位县侯。后汉书郡国志—豫州—陈国—武平)曹操地位在天下诸侯之上,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天子。但是实际上并没什用处。代表皇帝行使权力?总领朝政?监督百官?统帅全国军队?也就在自己地盘上而已。其实诸侯根本不会听从的。但明面上诸侯还是会装一装的。汉献帝认为有曹操大汉中兴有望。

但汉献帝到许昌后跟曹操的矛盾了日渐加深,或者说是帝党跟曹党矛盾加深。原因就是争权夺利。后汉书: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自都许之后,权归曹氏,天子总己,百官备员而已。就是说汉献帝到了许昌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权力,身边的近侍侍卫都是曹操的人。权力在曹党那里,汉献帝身边的人都非常不满。就连汉献帝的丈人伏完都不接受汉献帝给的辅国将军职位,因为有名无实。后汉书:建安元年,拜完辅国将军,仪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绶。(国丈伏完)当时天下各诸侯拥兵自重,除此之还有黄巾军和盗贼群盗。(其他造反的百姓)北边有袁绍、东边有吕布、南边有刘表、张绣、袁术、孙策、刘繇、西边还有韩遂马腾。还有盘居在各地的众多小诸侯。汉献帝不过十五岁的未成年人,曹操能把大权交给汉献帝吗?再说自古以来的权臣那个不安排自己的亲信的?诸葛亮不也把费祎、董允、蒋琬、郭攸之这些亲信安排在阿斗身边。就像周公和霍光不也受到别人陷害。当时周武王的弟弟们猜忌周公,燕王刘旦和长公主、上官等人状告霍光。武王的弟弟们联合纣王儿子叛乱,刘旦等人密谋先除霍光再废汉昭帝。还好因为周成王汉昭帝英明他们才没有成功。三国志:以周公之才,犹有管、蔡流言之变,霍光受任,亦有燕、盖、上官逆乱之谋,赖成、昭之明,以免斯难耳。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汉献帝只是一个十五岁的未成年人,那里受的住底下人的谗言。汉献帝身边的百官要是有能力就不会从长安跑出来了。曹操一边要南征北讨,一边又要小心后方不稳。公元196年—公元199年曹操跟吕布、袁术、刘表、张绣、杨奉等人交战,还要面对黄巾和盗贼。有谁考虑过曹操的艰难?于是曹操把那些进谗言的人都杀了。汉献帝气的不行于是直接对曹操摊牌。后汉书: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汉献帝的意思是讲你能真正辅助我就该还政于我,如果不能就把我抛弃了吧或者把我废了。当时曹操大惊失色,退出后满身大汗。从此之后曹操不再朝见汉献帝了。原因后汉书也讲了: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我认为曹操的心境开始产生了变化。曹操也许会想:当年不畏死刺杀张让,为了谁?当年我独自率军追击董卓差点死掉为了谁?当年袁绍等人要另立,我独自向西为了谁?当年诸侯无一人护驾,只有我率军前去。为了谁?

公元199年汉献帝把诛杀曹操的诏书藏在衣带中让董承联合其他人诛曹。此事后汉书三国志都有记载。也有质疑董承衣带诏真伪。资治通鉴的说法是称受,就是董承自已说的而已。但董承诛曹操真的是为了汉献帝?为了大汉王朝吗?在我看不是的。董承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就是董卓余孽的余孽。根本谈不上忠君爱国。当年曹操去迎接汉献帝,董承还率军阻拦。据献帝起居注:承曰:举事讫,得曹公成兵,顾不足邪?就是说干掉曹操,他的人马就归我们了。根本不用怕他人了。事情泄露了,曹操诛杀董承一党。权臣受到皇帝这样对待,一般都会废掉皇帝另立的。但是曹操并没有这样干。当初刘备也是参与了董承诛曹操事的。也许是因为刘备认为董承他们不能成事才跑的吧。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给汉献帝的表章就讲: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曹操当时会放过刘备那是因为不知道。据三国志后汉书董承是公元200年正月泄密被诛的,而刘备在公元199年就已经率军去阻拦袁术去找袁绍了。 公元204年曹操攻下冀州,任冀州牧。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往邺城。从此每次征战回来都不回许昌而是回邺城了。三国志:公自淳于还邺、公还邺、公还邺、公还邺。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公元208年—公元220年的曹操:

公元208年曹操恢复西汉的丞相制,并废除三公制把权力集中在丞相府。曹操把丞相府设置在许昌,而曹操不打仗时却待在冀州邺城。打完仗回来也是回到邺城。曹操把大本营设置在冀州邺城就是因为远离许昌,要陪植自己的势力和力量。原因曹操在述志令讲明了: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所以要牢牢抓住军政权。 公元210年曹操公开发表《述志令》讲述自己从年轻开始到今天抱负和志向,也是一生的写照主要有三点:

1年轻时我想为国家讨贼建功。能封个侯做个征西将军就满足了。我的愿望就是死后能在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2国家要是没有我的话不知道有多少称王称帝。

3有很多人不信我的话,要我把军政权交出来到武平侯国终老。这样的话我离死也不远了。我是为了子孙和国家考虑。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曹操之后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地方并封公、王建国。如萧何故事、封魏公、位在诸侯王之上、魏王、设天子旌旗。这些都不是汉献帝自愿给的,是曹操及其部下逼迫的。很多人觉得曹操既然能做魏公、魏王,那么魏帝也同样能做的。曹操就是为了做魏帝做准备。我认为不是的,如果曹操要做早就做了。曹操做这些事其他就跟任冀州牧、丞相开府是一样的。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曹操当时外有孙刘内有帝党蠢蠢欲动。曹操做冀州牧也好做丞相也好,都是汉廷下面的行政机构。曹操要建立独立于汉廷之外的行政机构,升拔自己的文臣武将。

公元212年曹操从割河内郡、东郡、钜鹿郡、广平郡、赵郡等割了十几个县划归到冀州魏郡。皆是战略要地。(魏郡一个郡顶几个郡)公元213年以冀州十个郡为魏公国。公元216年又进爵为魏王还兼任丞相和冀州牧。献帝传载诏: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称公称王后曹操立马建立魏公国魏王国行政机构。魏王国的官员:荀攸、毛玠、常林、徐奕、崔琰、何夔、王粲、杜袭、卫觊、和洽、袁涣、张范、凉茂、国渊、王脩、鲍勋、钟繇、华歆、王郎、程昱、蒋济、刘放、孙资、刘廙、傅嘏、桓阶、陈群、陈矫、卢毓、和洽、常林、杨俊、高柔、徐邈等。上面这些多是文官,曹操的诸位将军们都身兼魏王国职位,但史书并未记载明确官职,只知道夏侯惇是魏王国前将军。魏书曰:时诸将皆受魏官号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可能很多人对上面魏王国官员名字大部分都感到陌生。这些人在三国志基本上都是有传的,占了当时三国志魏志的一半。所以说大批的人才让曹操笼络到魏王国去了。他们不断的给曹操进爵其目的很简单,就跟刘备部下推刘备做汉中王做汉帝是一样的。诸葛亮劝刘备时讲: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耿纯劝刘秀称帝: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所以他们比曹操更渴望曹操封公封王称帝。就像刘备公元219年之前官职也就是左将军,刘备能封给部下什么官?总不能刘备自己才是左将军给部下封个前将军?公元214年发生伏皇后事件、公元216年诛杀汉室宗亲琅琊王刘熙、公元218年吉本耿纪韦晃等人率军攻打许昌的丞相府、公元219年魏讽陈祎等人谋袭取邺城。所以曹操更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公元219年孙权上书向曹操称臣。讲天命在曹操这里,劝曹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上书给众人看并讲: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呀。就是说曹操认为称帝是非常不利的或者说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陈群桓阶等人可是不管这些,他们太希望曹操称帝了。曹操没有办法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很多人讲曹操的意思是让曹丕称帝,因为周文王儿子周武王取代了商朝。我认为曹操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曹操的意思是讲天命如果在曹家的话,我就做周文王好了。因为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臣事于殷。周文王终其一生都是商朝臣子,周文王并没有让儿子取代商朝。所以曹操也想以汉朝臣子而终。曹操曾说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曹操是想做周文王,至于儿子是不是周武王那也不干他的事。周武王灭了商朝,但后世却少有骂周武王和周文王。反而历代对周文、武评价非常之高。西汉初儒家认为周武王取代商朝是顺天命、承人心、是革命。黄老学说认为是弑君、篡逆。辕固生反问: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高皇帝指的是刘邦)汉景帝下令不要再讨论了。汉武帝时儒家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思想。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曹操不敢称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畏名义。司马光讲:以魏武(曹操)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意思是说曹操有功于天下,早就对汉献帝没有君臣之心。(应该是自衣带诏之后)不敢废汉献帝自立,难道是他不想吗?只不过是畏名义而不敢。这里的名义指的是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所以曹操才说孙权的劝进是想把他放在火炉上烤。当年的王莽就是前车之鉴,世代让人唾骂,特别是在汉代。曹操一称帝,刘备孙权就会跟着来。篡汉的罪名就由他来背。来看下刘孙称帝告天文。刘备: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孙权: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

综合起来就是三个原因:

不祥:这一点在许攸等人密谋废汉灵帝时就讲过了。

报恩:曹操在述志令讲: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畏名义而自抑:至于不少人讲的士族不支持是不对的。陈群桓阶董昭等人纷纷劝进,怎么能说士族不支持。曹操封公封王的时候又有多少士族跳出来反对呢?那个国家那个政权没几个刺头。刘备称帝时秦宓费诗等人不是跳出来反对吗?能说益州士人不支持吗?最先跳出来劝进就是益州士人张裔、黄权、杨洪、何宗、杜琼、谯周等人。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历代帝王将相给予曹操的评价都是非常之高。自宋代开始曹操在民间的形象一落千丈。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推荐文章

曾舜晞和吴磊对比照片 差距太大难以赶超只剩长得像了
曾舜晞和吴磊对比照片 差距太大难以赶超只剩长得像了
曾舜晞和吴磊的对比照片让大家看到了他们两个人是多么...
查看详情>>
闫妮剃毛门照片高清 前夫程大河是谁为什么离婚现任老公是谁
闫妮剃毛门照片高清 前夫程大河是谁为什么离婚现任老公是谁
  转眼间2016年来到,网络上也掀起了《武林外传》开...
查看详情>>
万绮雯现在怎么样了 陈十三和万绮雯的孩子生了吗
万绮雯现在怎么样了 陈十三和万绮雯的孩子生了吗
90年代香港娱乐圈可是出现了很多的女神,其中万绮雯也...
查看详情>>
林心如苏有朋电视剧 林心如杨一展电视剧电影
林心如苏有朋电视剧 林心如杨一展电视剧电影
林心如和苏有朋两人算是娱乐圈中少有的绯闻传了这么多...
查看详情>>
马伊琍文章离婚原因 两人有几个孩子为什么离婚
马伊琍文章离婚原因 两人有几个孩子为什么离婚
马伊琍文章离婚原因,两人有几个孩子,为什么离婚?马...
查看详情>>
赵薇真实身份,惊动全国 许宗衡是赵薇丈夫吗
赵薇真实身份,惊动全国 许宗衡是赵薇丈夫吗
赵薇真实身份,惊动全国,许宗衡是赵薇丈夫吗,赵薇的老...
查看详情>>
面首三千是什么意思 太羞耻了她爽到了老
面首三千是什么意思 太羞耻了她爽到了老
知道面首这个词的人大概很多都是从电视剧中了解到的吧...
查看详情>>
Copyright © 2009-2023.发发网(www.faxingchina.com) 备案号:豫ICP备19035097号